熱門關鍵字

大原美術館——倪蔣懷寶峯美術館的學習目標

(智慧財產權為網站所有,參考使用時請標示網站名稱:「倪蔣懷美術紀念館」 )


大原美術館以私人企業回饋公益之姿,全國洋畫展示和公共美術教育方面皆獨佔鰲頭,其社會責任理念與寶峯美術館的發想不謀而合。

大原美術館設立於1930年11月,是戰前日本唯一典藏西洋藝術品之美術館。臺灣在地日本畫家鹽月桃甫 (1886-1954) 於1936年4-5月赴日本,曾專程前往大原美術館參觀,本網站曾簡要提及 https://www.gch.tw/works/collection/68

1938年下半年起,倪蔣懷積極投入創設寶峯美術館,大量購買西洋與東洋藝術品。1939年初,他在日記裡寫下未來美術館硬體設備、常設展與特展等構想,

公益推展美術教育之理念,與大原美術館志同道合。1941年11月,倪蔣懷已知自己來日不長,從大阪挺著病體到訪。大阪去倉敷,單程一百八十餘公里,這一趟他看到什麼?一生無緣親踏歐洲土地,親訪日本唯一西洋美術館,對倪蔣懷來說,意義重大。



倪蔣懷造訪倉敷大原美術館

「想起五十六年前,抱著病苦的身體,往訪日本倉敷大原美術館,終日站在雷諾瓦的畫前久久不離、不忍走開的父親。」── 倪侯太 1997.12.26〈礦工畫家洪瑞麟逝世週年紀念〉(刊於《堵南會報》2001年11月1日)

這段文字是倪蔣懷長子對父親的深情回憶。時間推回1997年的「五十六年前」,也就是1941年,更細緻的時間點是1941年11月,倪蔣懷拖著病體從基隆搭船前往日本求醫,神戶下船後,先到東京見朋友,再轉往大阪醫院,醫生判定生命只剩六個月。倪蔣懷在大阪停留期間,曾前往倉敷,為的就是親訪當時日本唯一公開展示西洋繪畫的典藏館 ── 大原美術館,並親眼目睹典藏品,吾人雖從文獻無法探知倪蔣懷是否首度造訪¹,此行對生命被判定只剩半年的倪蔣懷來說,意義非凡。

¹ 倪蔣懷1934年秋、1938年4月、1938年6月三度訪東京,皆有可能造訪大原美術館,惟東京和倉敷兩地相隔682公里,可能性不高,至今亦未有相關文獻出土。

而倪蔣懷長子回憶父親在畫作前佇足良久的作品是這一幅:

雷諾瓦 (Pierre-Auguste Renoir, 1841-1919) 《泉による女》(Woman by Spring/噴泉旁女子)

1914 92.5×73.7 ㎝    Oil on canvas/油彩、畫布    大原美術館典藏

2024-2025 年展場展示清單之列,第一室

雷諾瓦晚年專注於畫裸體女性


大原美術館之創設

二戰之前,日本並無專門收藏西洋繪畫與西洋藝術品的公立美術館。位於東京上野公園的日本第一座公立美術館「東京府美術館」,開館於1926年,設立的目的在提供各種展覽場地(文展、帝展、官展),並未積極收藏作品。

1930年11月5日,大原美術館由活躍於倉敷的實業家大原孫三郎 (1880-1943) 建立並開館,紀念前一年離世的畫家好友児島虎次郎 (1881-1929),建築師為藥師寺主計 (1884-1965)。美術館建築本體為鋼筋混擬土二層,外觀正面為三角山牆和希臘神殿風格之四根愛奧尼柱式 (Ionic Order),典雅壯麗。

石階兩側各有一尊雕像,皆出自法國雕刻家羅丹 (Auguste Rodin, 1840-1917),右為《加萊市民》(The Burghers of Calais),左為《施洗者約翰》(Saint John the Baptist preaching)。這兩尊雕像非單純裝飾,它們和大原美術館成立的時代背景和時代精神有深切的關係。

《加萊市民》(The Burghers of Calais) 描繪法國百年戰爭時,六位市民為了拯救城市,自願犧牲,內在掙扎的瞬間,混合痛苦和高貴情操,擺在美術館門口,象徵大原美術館為公共利益自我犧牲而創。《施洗者約翰》(Saint John the Baptist preaching) 是傳播新時代來臨訊息的先知,其肢體語言(手勢與步伐)展現「宣示」的姿態,大原美術館作為日本第一座西洋美術館,以此雕像象徵扮演引領新時代、新藝術的先驅角色。

大原美術館開館初期的典藏包括:西洋繪畫約130件、児島虎次郎作品總數700件之部分(約170件)、埃及古美術、埃及波斯土耳其古陶器、中國古陶古泥像共約150件,尤其児島虎次郎所精心蒐集的洋畫遺愛品中,其力作和苦心蒐藏之世界逸品,是美術館的特色之一。²

² 《倉敷市案内 昭和9年版》倉敷市編、頁34-36:大原美術館。

児島虎次郎《大原孫三郎像》1915    81.5 x 65.5 cm

油彩、畫布 個人藏 (大原美術館寄託)

倉敷實業家大原孫三郎 (1880-1943) 繼承紡織家業,出身倉敷在地,長年投入社會事業,在經營上著重近代福利制度,推行員工醫療、教育與福利,設立醫院、學校,支援地方教育與公共事業,並推動以倉敷為中心的社會改革,是日本企業社會責任理念的引領者。大原氏1920年成立「大原社会問題研究所」³,此研究所為日本最早的社會科學研究機構之一,《大原社会問題研究所雑誌》(Journal of Ohara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)延續至今2025年,由法政大学發行。

大原孫三郎因結識洋畫家児島虎次郎,贊助並委託他購藏歐洲名畫,爾後成立大原美術館,公益造福公共美術教育與涵養,勇奪「文化贊助人」的雅號。


³ 《大原社会問題研究所栞》大原社会問題研究所 編 1920。(栞音ㄎㄢ=刊)

 大原社会問題研究所出版部出版品1920年代聚焦於:產業民主、幼兒保護、労働組合運動、員工賃銀調査等主題,並自1922年起發行《大原社会問題研究所パンフレツト》(パンフレツト = Brochure)。

「大原社会問題研究所」1919年2月初設於大阪南區下寺町

取自《大原社会問題研究所栞》大原社会問題研究所 編 1920

児島虎次郎 (1881-1929) 出生於岡山県川上郡下原村(現在為高梁市成羽町下原),自幼喜愛繪畫,入東京美術學校師從洋畫先導黑田清輝 (1866-1924)、藤島武二 (1867-1943)。1908年,児島氏獲大原家族企業獎學金赴歐留學,主要在巴黎研習,足跡遍訪歐洲各大美術館,臨摹名畫。他的畫風多受印象派影響,作品大多為風景與人物,色彩明快。

児島虎次郎與大原家族二代大原孫三郎年齡相差一歲,兩人志同道合。大原孫三郎委託他赴歐洲購藏名畫,是大原美術館收藏的核心推手。因緣蒐藏名畫與歐洲巨匠交流,児島虎次郎兼具藝術家與藝術文化交流者身份。


児島虎次郎《自畫像》c.1917    56.5 x 44.5 cm

油彩、畫布 大原美術館典藏


児島虎次郎《自畫像》創作年:20世紀

63.7 x 51.5 cm    Oil on canvas / 油彩、畫布

MSK (Museum of Fine Arts Ghent, Belgium) 大原美術館長期借展https://www.mskgent.be/en/collection/2000-d


取自《観光の岡山》岡山宣伝社出版1935年/無頁數

大原美術館現當代照片取自倉敷ロイヤルアートホテル (Royal Art Hotel) 官網

六幅典藏被日本文部省認定為重要美術品

大原美術館1930年11月開館至1934年7月31日,西洋畫已有六幅典藏被日本文部省認定為重要美術品。


El Greco (1541-1614) Annunciation (《受胎告知、神告図或聖母領報》) c. 1590-1603

109.1×80.2cm    Oil on canvas/油彩、畫布    大原美術館典藏

(日本文部省1934年7月31日認定為重要美術品)

六幅西洋畫之一/大原孫三郎舊藏(稀世珍寶)



 日本文部省教化局総務課 編《重要美術品等認定物件目録》1943年3月,頁501-501,列舉六幅西洋畫為大原孫三郎舊藏。本目錄依據1942年3-11月全日本調查。

Jean-François Millet (1814-1875) Cliffs of Gréville 《格瑞維爾斷崖》1871

263.4 × 213.1 cm   Pastel on paper/粉彩、紙 大原美術館典藏

(日本文部省1934年7月31日認定為重要美術品)

六幅西洋畫之二/大原孫三郎舊藏

2024-2025 年展場展示清單之列


Gustave Moreau (1826-1898) Song of Songs (Cantique des Cantiques)《雅歌》 1893

38.7 x 20.8 cm    Watercolour on paper/水彩、紙 大原美術館典藏

(日本文部省1934年7月31日認定為重要美術品 / 唯一水彩作品

六幅西洋畫之三/大原孫三郎舊藏


Pierre Puvis de Chavannes (1824-1898) Fisherman《漁夫》1856

160 x 125.3 cm    Oil on canvas/油彩、畫布 大原美術館典藏

(日本文部省1934年7月31日認定為重要美術品)

六幅西洋畫之四/大原孫三郎舊藏/大原美術館未提供圖檔

Pierre Puvis de Chavannes (1824-1898) Fantasy《幻想図》1866

263.5 x 148.5 cm    Oil on canvas/油彩、畫布 大原美術館典藏

(日本文部省1934年7月31日認定為重要美術品)

六幅西洋畫之五/大原孫三郎舊藏

2024-2025 年展場展示清單之列


Camille Pissarro (1830-1903) Courtyard at the ‘Rondest House’, Pontoise《中庭図》1880

55.2×46.4cm    Oil on canvas/油彩、畫布 大原美術館典藏

(日本文部省1934年7月31日認定為重要美術品)

六幅西洋畫之六/大原孫三郎舊藏

2024-2025 年展場展示清單之列


大原孫三郎和児島虎次郎戰前蒐集之作品(部分)

大原美術館佈,2024-2025 年展場展示大原孫三郎和児島虎次郎早期蒐集之作品,展間為第一室和第二室。以下為部分作品。



Edmond-François Aamn-Jean (1858-1936) Hair《髪》c. 1912

318.7 × 255.5 cm    Oil on canvas/油彩、畫布 大原美術館典藏

2024-2025 年展場展示清單之列,第一室


Claude Monet (1840-1926) Water Lilies《睡蓮》c. 1906

400.1 × 312.7 cm    Oil on canvas/油彩、畫布 大原美術館典藏

2024-2025 年展場展示清單之列,第一室


Paul Signac (1863-1935) Canal of Overschie 《奧維汐運河》1906

375.2 × 302.2 cm    Oil on canvas/油彩、畫布 大原美術館典藏

2024-2025 年展場展示清單之列,第一室



Albert Marquet (1875–1947) Port of Marseilles 《馬賽港》1916

65 x 81 cm    Oil on canvas/油彩、畫布 大原美術館典藏

2024-2025 年展場展示清單之列,第一室



Henri Matisse (1869-1954) Étretat - Coastal Cliff 《艾特雷塔断崖》1920

38.0 × 46.3 cm    Oil on canvas/油彩、畫布 大原美術館典藏

2024-2025 年展場展示清單之列,第一室


Eugène Carrière (1849-1906) Méditation 《冥想》c.1890-1893

65.5 x 48.7 cm   Oil on canvas/油彩、畫布 大原美術館典藏

2024-2025 年展場展示清單之列,第一室


Charles Cottet (1863-1925) Bonfire of St. Jean 《聖襄教堂之祭火》c.1900

89.1×130.1 cm    Oil on canvas/油彩、畫布 大原美術館典藏

2024-2025 年展場展示清單之列,第一室



Jean-Louis Forain (1852-1931) Backstage ― Symphony in Blue 《後台 藍色交響樂》

創作年:1900-c.1923   573.0 × 470.3 cm   Oil on panel/油彩、木板 大原美術館典藏

2024-2025 年展場展示清單之列,第一室




大原孫三郎和児島虎次郎早期收集之西洋畫作品

2024-2025年大原美術館陳列第一室與第二室 / 取自大原美術館官網




Léon Frédéric (1856-1940) All Things Die, But All Will Be Resurrected through God"s Love

《萬物皆殞,終由神愛而復生》創作年:1893-1918之間

161.0 x 1100.0 cm   Oil on canvas/油彩、畫布 大原美術館典藏

2024-2025 年展場展示清單之列,第二室


Paul Gauguin (1848-1903) Delightful Land (Te Nave Nave Fenua) 《樂土》1892

91.3 x 72.1 cm   Oil on canvas/油彩、畫布 大原美術館典藏

1924年光風會特展 / 2024-2025 年展場展示清單之列,第二室

這幅作品本網站 https://www.gch.tw/works/collection/68 曾經以文字介紹




Henri-Marie-Raymond de Toulouse-Lautrec (1864-1901) Madame Marthe X―Bordeaux

《波爾多瑪特夫人X肖像》1900

90.0 x 80.3 cm   Oil on canvas/油彩、畫布 大原美術館典藏

2024-2025 年展場展示清單之列,第二室





Giovanni Segantini (1858-1899) High Noon in the Alps 《アルプスの真昼/阿爾卑斯山正午》1892 

86x80 cm    Oil on canvas /油彩、畫布 大原美術館典藏

1924年光風會特展 / 2024-2025 年展場展示清單之列,第二室

這幅作品本網站 https://www.gch.tw/works/collection/68 曾經介紹





Ferdinand Hodler (1853-1918), Woodcutter《伐木人》1910

130.8 x 100.7 cm   Oil on canvas/油彩、畫布 大原美術館典藏

2024-2025 年展場展示清單之列,第二室



Edmond-François Aman-Jean (1858-1936) Festival of Venice《威尼斯節慶》1923

214.0 x 430.0 cm   Oil on canvas/油彩、畫布 大原美術館典藏

2024-2025 年展場展示清單之列,第二室


我們使用 cookies 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體驗。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,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 cookies,點此查看 隱私政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