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關鍵字
回上一頁

倪蔣懷邀請基隆人認識百年前的「黃東茂樓」(臺灣美術史歷史場景)

(智慧財產權為網站所有,參考使用時請標示網站名稱:「倪蔣懷美術紀念館」 )


基隆市全景 1923年 / 取自秋惠文庫 / 紅圈為「黃東茂樓」倪蔣懷屋內向外望的二樓窗、三樓窗

倪蔣懷租屋在基隆黃東茂樓,時間比租林開郡樓更久,租屋兩年多 (1929.02.06 - 1931.03),諸多畫家曾經來訪,目前出土有兩幅重要作品源自黃東茂樓窗外視角 …


I 本文「黃東茂樓」的定義

以下這張照片發佈於1923年,畫面中紅圈那棟樓共有五個單位共用同一地址¹,每個單位共有三層樓,因目前為止只知房產擁有人其一為黃東茂 (1876-1929),故簡稱「黃東茂樓」。依據倪蔣懷日記1929年1月25日、2月5日、2月6日,倪蔣懷於1929年2月6日租屋於此,又依據倪蔣懷日記中描述,以及從屋裡向外望的作品角度,倪蔣懷租屋範圍是面向房屋右起第二單位的二樓和三樓,而日記3月7日的描述,意謂平常生活在二樓,特別抽空整理三樓。此樓屋頂傾斜,站在屋頂上作畫不可能,倪蔣懷只能從二樓或三樓窗戶往外望。

日記一月份 https://www.gch.tw/publications/24

日記二月份 https://www.gch.tw/publications/25

日記三月份 https://www.gch.tw/publications/26

1月25日:去黃東茂事務所,交涉租房子的事。(黃東茂台北事務所在永樂町二丁目西側,掛名興華輪船和振成興產)

2月5日:六時半去台北,與黃東茂簽訂租屋契約,付押金一五O円。(倪蔣懷此時尚住在新興街36番,大約現今愛二路轉入仁三路)

2月6日:搬至旭橋畔黃東茂家

3月7日:下午外出購買籐製桌椅,整理家中三樓,環境氣氛好。

1929年時的黃東茂樓,基隆驛方向的隔鄰尚為空地,這塊空地約1930年才動工,1931年春才產生林開郡樓。²

¹ 有關於「黃東茂樓」的考證,請閱讀 https://arthistorystrolls.com/2024/04/05/%E7%95%AB%E5%AE%B6%E5%80%AA%E8%94%A3%E6%87%B7%E8%88%87%E9%BB%83%E6%9D%B1%E8%8C%82%E3%80%81%E6%9E%97%E9%96%8B%E9%83%A1%E6%B4%8B%E6%A8%93%E9%87%8B%E7%96%91/

² 林開郡樓明顯改造「黃東茂樓」鄰旭橋邊間,並加蓋屋頂造景,使外觀一體成形,「黃東茂樓」窗框不變。

取自中研院1929年「基隆市日本職業別明細圖」

紅圈為「黃東茂樓」,某戶一樓為協發商店

綠圈為空地,1931年春天才會生成林開郡樓


1916年的基隆 / 取自秋惠文庫

「黃東茂樓」之基地(紅圈處)在1916年的照片中還是平房


推測「黃東茂樓」建造於1922-23年。1923-05-03 報紙有一只照片〈今の基隆朝日橋通り〉(現在的基隆朝日橋通),朝日橋就是旭橋,畫面最右那座三層樓房即「黃東茂樓」,剛完工不久。「黃東茂樓」比林開郡樓足足老8歲。

臺灣日日新報 1923-05-03〈今の基隆朝日橋通り〉(現在的基隆朝日橋通)

II 「黃東茂樓」視角作品

倪蔣懷《雨》1929.2.15     40 x 57 cm     水彩、紙

1929年3月入選日本水彩畫會展並印製明信片


這幅是「黃東茂樓」二樓窗戶往左望,中右前方「大阪商船」隱約可見,日記2月15日寫著:「午後由屋內看船隻速寫半開一張,顏色澀澀,尚稱滿意」,這幅作品入選1929年3月日本水彩畫會展,並印製明信片。


同樣角度,倪蔣懷又畫了一幅尺寸較小的四開,日記4月23日:「早晨起來畫水彩畫展入選同地點的畫,四開畫不好」,此幅四開目前失聯。

倪蔣懷《內海》1929     47 x 60 cm     水彩、紙

背面要基隆塞司令部檢查章日期為1929年9月20日


這幅作品明顯是「黃東茂樓」三樓窗戶向前望,從此幅作品可看出,倪蔣懷租屋非邊間,而是面向樓房,邊間往左移一間樓房距離,可以和1931年3月的林開郡樓屋頂視角相比較:


倪蔣懷《基隆港中進港的輪船》1931.3.30     51.5 x 33.5 cm     水彩、紙

此幅失聯中


左:林開郡樓屋頂(第四層)1931.03.30 角度 / 右:黃東茂樓三樓窗戶 1929.09 角度

III 畫友到訪「黃東茂樓」


1929年年日記全部連結在此 https://www.gch.tw/works/37




3月17日:一時拜訪藍君,四時一起來基隆。(藍蔭鼎此時尚未搬至台北,當日和倪蔣懷一起回基隆,在家裏過夜)

3月18日:六時半與藍君一起去台北。

3月20日:石川老師二時來家中,因要暫時回日,送其至船上。在船內談參考品搜集。

3月25日:下午陳承潘來家中,住一夜。(倪蔣懷、陳承潘皆為七星畫壇、赤島社成員)

4月23日:七時後高橋惟一來訪。(下船後到訪。高橋惟一是倪蔣懷國語學校圖畫老師高橋精一之子,赴東京習油畫)

4月26日:吳茂仁君為畫展事來訪。(吳茂仁 (1906 - ?) 1928年曾入選第二回臺展)

6月2日:二時陳植棋回台,來訪。(陳植棋東京美術學校放假回台灣,下船先到倪蔣懷黃東茂樓租屋處,再回橫科(近南港)的家)

6月16日:五時英聲君來訪,很久沒有來,九時回去。(傍晚陳英聲到訪黃東茂樓租屋,「很久沒來」表示先前去過新興街36番。陳英聲看到的港口景象就是《內海》的夜景)

7月5日:植棋來家中,郭柏川由內地日本回台,一起去晚餐後才回去,商洽赤島社展覽會。(郭柏川 (1901 - 1974),台南出生,1921年台北師範學校畢業,1928年考入東京美術學校,曾出品第一回臺展、第一與第二回赤島社展覽,也曾在台南舉辦兩次個展,分別為1928年和1933年)

7月30日:石川老師要上京(回日本) ,早晨來家中。

11月16日:晚上赤島社同仁植棋、藍君、英聲、楊三郎、廖繼春、李梅樹來宅,交換台展感想。(六位畫友一起來到基隆黃東茂樓租屋,前三位比較熟,都來過。後三位使用敬稱。此次展出倪蔣懷(陳植棋筆跡)的鉛筆手稿羅列赤島社成員名單中未見李梅樹,日記清楚證明李梅樹也是赤島社成員

「2025 倪蔣懷展」展場出現倪蔣懷筆記本裡的赤島社成員名單,是陳植棋筆跡

(倪蔣懷筆跡只出現在左邊財力需求彙整)


結論:

過去30年,因日記被藏匿 https://www.gch.tw/publications/24 ,藏匿人過度與錯誤解讀林開郡樓,現在真相大白,「黃東茂樓」才是臺灣美術史歷史場景,這裡曾經會集眾多臺灣美術史上的重要畫家,目前滿102歲房屋尚存。林開郡樓是否為臺灣美術史眾畫家會集之歷史場景,尚缺直接證據,只能靠想像。有關於林開郡樓請閱讀 https://www.gch.tw/works/79




分享貼文 :

相關標籤

我們使用 cookies 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體驗。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,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 cookies,點此查看 隱私政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