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關鍵字
回上一頁

倪蔣懷初期兩幅現場寫生(非臨摹)作品(兼追蹤河合新藏)

(智慧財產權為網站所有,參考使用時請標示網站名稱:「倪蔣懷美術紀念館」 )

倪蔣懷初期作品《景美街道》與《新港眺望新高山》非臨摹。《新港眺望新高山》畫於1月底,倪蔣懷為何特別請假前往嘉義寫生?重要美術史線索隱藏其中... (「2025年北美館倪蔣懷展」相關)


第一幅《景美街道》:師生相約出遊寫生 —— 倪蔣懷與石川老師


1914年6月,石川老師(石川欽一郎 1871-1945)借用附屬小學(今國語實小)空間,辦了一次洋畫展,參展者有石川欽一郎、小早川守、戶田朱郎、吉澤初三、小澤滋雄、富永親德 (1896-1964)、倪蔣懷(1894-1943 唯一臺籍),參展共36件。(臺灣日日新報 1914-06-21)


以下第一個案例兩幅作品分別源自倪蔣懷和石川老師,石川老師為了提拔鼓勵倪蔣懷參加洋畫展,推測與倪蔣懷相約出遊去景美,當時叫景尾。此回極有可能是倪蔣懷出社會後,第一回師生一起出遊寫生,時間大約是1914年4-6月。


倪蔣懷任職暖暖公學校第二年起,也就是1914年4月,臺灣總督府改以「教諭」聘任,第一年的雙軌努力:公領域改聘「訓導」為「教諭」身份、私領域完成日本美術學院通訊美術學習,在1914年4月皆告一段落。從1914年4月開始,倪蔣懷以不同心情面對自己的洋畫興趣。



倪蔣懷1914年4月起任教諭 / 取自臺灣總督府職員錄

師生兩人在景尾街上架畫架,一左一右幾乎平行,面對前方遠山,倪蔣懷架左邊看到較多曝光,石川老師架右邊看到較多陰影。


左:倪蔣懷《景美街道》1914 33 x 24 cm 水彩、紙

右:石川欽一郎《景美》展場標註年代不詳(極可能是1914) 46.7 x 32.3 cm 水彩、紙



第二幅《新港眺望新高山》

倪蔣懷《新港眺望新高山》1916(推斷考證於下文) 24 x 33 cm 水彩、紙

倪蔣懷《新港眺望新高山》1916 背面

倪蔣懷親筆:「新港ユリ眺メタル新高山(新港眺望新高山 )

一月廿八日午前七時前寫山 晴天」


倪蔣懷當年活在當下,畫作背面親筆筆記僅寫下1月28日,是寫給自己看的,未記年份,怎知109年後的現代人多麼想了解這幅作品的身世?這幅從嘉義新港遠望新高山,若無倪蔣懷親自註記說明,辨識困難度應屬最高級。


倪蔣懷背面親筆筆記可證明,此作品非出自臨摹,而是現場寫生。


「2025年北美館倪蔣懷展」導覽截圖

「2025年北美館倪蔣懷展」導覽截圖

「2025年北美館倪蔣懷展」導覽截圖

附件:倪蔣懷為何特別請假前往嘉義寫生?重要美術史線索隱藏其中


倪蔣懷在暖暖公學校任職時,私人興趣可留待假期進行,一月底學校上課期間離開工作崗位遠去嘉義,必有重大情事,而此事件與石川老師相關的可能性極高。1916年1月,石川老師日本洋畫圈的一位重要人士來臺,他是河合新藏 (Kawai Shinzou, 1867-1936)。


河合新藏出生於大阪市,24歲 (1891年) 前往東京師事五姓田芳柳¹ (1864-1943)、小山正太郎 (1857-1916)。1900年與満谷国四郎 (1874-1936)、鹿子木孟郎 (1874-1941)、丸山晚霞 (1867-1942) 一起渡美,先在波士頓的藝術俱樂部 (Art Club) 以「日本画家水彩画展」為開端,之後在全美多地舉辦水彩畫展。1901年渡法,師事拉斐爾·柯蘭 (Raphaël Collin, 1850-1916)²,在 Raphaël Collin 工作室,及其任教的科拉羅西學院 (Académie Colarossi) 學習,同時也在私立「朱利安學院」(Académie Julian 1870-1930) 藝術學校進修。


1904年河合新藏回到日本,參展第三回太平洋画会展;1906年大下藤次郎 (1870-1911) 開設水彩画講習所,河合新藏受邀擔任講師,此講習所是日本水彩画会研究所之前身。1907年,河合氏出品第一回文展與東京勧業博覽会。1909年,河合新藏移居京都,擔任関西美術院教授,同年,第三回文展受褒獎。1913年日本水彩畫會創立,河合新藏是發起人之一,同年,第七回文展三等賞受賞。³

¹ 河合新藏向洋畫家五姓田芳柳二世 (1864-1943) 拜學,見《二世五姓田芳柳と近代洋画の系譜 : 近代の歴史画の開拓者》東京明治神宮出版 2006。五姓田芳柳 (1827-1892) 於1890年渡美,歸國後因眼疾幾乎失明,1892年離世。

² Raphaël Collin 於1886年起指導黑田清輝 (1866-1924)、於1885年起指導久米桂一郎 (1866-1934),兩位力促岡田三郎助 (1869-1939) 前往巴黎受教。1902年岡田三郎助已歸國。從時間推算,河合新藏和岡田三郎助曾經同時在 Raphaël Collin 旗下學習。

黑田清輝和久米桂一郎歸國後任教於東京美術學校,特別引進 Raphaël Collin 的學院派教學法,以及 Collin 所提倡的明亮色調、筆觸、外光 (en plein air / painting in the open air) 寫生。

³ 河合新藏之後於1926年出品第一回聖德太子奉讃美術展,1934年出品大礼記念京都美術館展。河合氏ㄧ生美術活動參閱《近代日本水彩画一五〇年史》瀬尾典昭 編著/日本水彩画会 監修 2015,頁790-791。


1906年「水彩画講習所」成立,河合新藏受大下藤次郎之邀擔任講師

臺灣報載河合新藏1916年1月25日抵基隆,1916年2月7日參加石川老師舉辦的番茶會例會,1916年2月12日與13日在鐵道旅館辦個人畫展,出品62件,有油繪、水彩、絹本淡彩等,全數從內地攜帶而來。


1916年1月30日,臺灣日日新報記者側記:河合新藏親身觸及臺灣風景時,深感此地色彩瑰麗,實為身處內地難以想像,喜悅之情幾不自勝,於是將攜來畫作擱置,抵達翌日起,便專心投入臺灣風景之創作

臺灣日日新報 1916-01-30

抵達翌日起,便專心投入臺灣風景之創作」,這是重要線索。原本計畫來臺辦展的河合新藏,沒想到臺灣風景如此吸引人,臨時起意1916年1月26日起前往臺灣島內各地旅行,而同是日本水彩畫會創始發起人的石川欽一郎可以幫忙。1916年這個時間點,石川老師可動用的洋畫界臺籍學生輩人脈,百餘年後目前僅知倪蔣懷一人,21歲半、任教於暖暖公學校第三年的倪蔣懷,循規蹈矩、溫良順從,對繪畫充滿熱情,是伴遊大師的最佳人選。而對倪蔣懷個人來說,伴遊是學習的好方法,這位年長自己27歲的前輩,美術路上必有許多人生事蹟可挖掘。

倪蔣懷《新港眺望新高山》產出於1月28日清晨嘉義新港,意謂倪蔣懷前一晚在嘉義過夜,也就是,河合新藏1月26日起的臺灣之旅,極可能由倪蔣懷全程或部分陪同,1月28日清晨已是河合新藏抵達臺灣的第三個早晨。


河合新藏南行,至少可知到過臺南安平,以下是河合氏源自臺灣的作品,日本三重県立美術館收藏至少三幅。



河合新藏《台湾・安平湾筏》年代不詳(極可能源自1916年台灣行寫生)

16.0×24.8 cm    水彩、紙    日本三重県立美術館典藏

河合新藏《台湾・眼のある船》(有眼睛的船)年代不詳(極可能源自1916年台灣行寫生)

14.4×26.3 cm    水彩、紙    日本三重県立美術館典藏

河合新藏《台湾・廻廊》年代不詳(極可能源自1916年台灣行寫生)

16.0×24.4 cm    水彩、紙    日本三重県立美術館典藏

河合新藏1916年1月25日至2月的臺灣行期間,臺灣日日新報刊登兩幅作品,《鴨河》是其一,兩幅皆極可能為鐵道旅館2月12日至13日河合氏個人展之作品。

河合新藏《鴨河》刊於臺灣日日新報 1916-02-07 / 推測「鴨河」應是京都鴨川

河合新藏《水辺》明治末 48.7×59.0 cm 水彩、紙 京都国立近代美術館典藏

(1909年起,河合新藏任教於京都「関西美術院」)

1910年秋,河合新藏曾與另外九位畫家一起進行寫生旅行,留下歷史文獻《十人写生旅行 : 瀬戸内海小豆島》(小杉未醒 編)。二十世紀初期,畫家身體力行透過雙腳旅行寫生,與社會互動,進而建立百年前人文美術觀與世界觀,十人短暫共時共地,卻意義不凡,這十人是:中村不折 (1866-1943)、河合新蔵 (1867-1936)、大下藤次郎 (1870-1911)、満谷国四郎 (1874年 10月11日-1936)、鹿子木孟郎 (1874年 11月9日-1941)、高村真夫 (1876年​​8月18日-1954)、吉田博 (1876年9月19日-1950)、中川八郎 (1877-1922)、小杉未醒 (1881-1964)、石井柏亭 (1882-1958),年紀最長和最幼相差16歲。


由於1910年當時的彩色印刷受限,畫家出版畫冊必考量價位與流通,此冊圖版共86枚中,僅8幅三色版、2幅石版可見彩色,其餘大部分為写真版單色。茲羅列河合新藏兩幅作品。

河合新藏《池田灣》1910年11月 / 水彩画、石版

取自《十人写生旅行 : 瀬戸内海小豆島》小杉未醒 編 / 興文社發行 1911年2月


河合新藏《湊に下る道》(通往港口的路)1910年11月 / 水彩画、三色版

取自《十人写生旅行 : 瀬戸内海小豆島》小杉未醒 編 / 興文社發行 1911年2月



河合新藏《南方》年代不詳    16.4×24.6 cm    水彩、紙    日本三重県立美術館典藏

(此幅作品寫生地點不明 / 河合新藏曾於1923年到中國、東南亞、印度旅行)

分享貼文 :

相關標籤

我們使用 cookies 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體驗。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,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 cookies,點此查看 隱私政策